服務熱線
0769-28680919
153-2293-3971 / 177-0769-6579
視覺系統在精密電子點膠全流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是實現高精度、高一致性和高效率生產的核心技術之一。它在點膠工藝的各個環節都發揮著關鍵作用,確保了微米級別的精度要求。以下是視覺系統在精密電子點膠全流程中的具體應用:
一、 點膠前:精確定位與引導
基板/工件定位與校準:
全局定位: 通過全局相機(通常是分辨率較低但視野較大的相機)快速掃描整個載具或基板,識別預先設置的基準點(Fiducial Marks)。這些Mark點通常設計成高對比度的幾何圖形(如圓形、十字形)。
坐標變換: 系統將識別到的實際Mark點位置與預設的理論位置進行比較,計算出基板在工作臺上的實際位置、角度偏移以及可能的縮放比例(如果存在熱膨脹或制造公差)。
坐標補償: 根據計算出的偏移量,動態調整點膠路徑的坐標原點、旋轉角度和縮放比例,使點膠路徑精確地與基板上的實際位置對齊。這對于處理柔性電路板(FPC)、大尺寸基板或存在定位公差的工件至關重要。
元件/焊盤識別:
目標特征識別: 使用高分辨率局部相機(或移動相機)精確定位需要點膠的具體位置,如芯片邊緣、焊盤中心、連接器引腳根部、密封區域邊界等。
特征匹配: 通過圖像處理算法(如模板匹配、邊緣檢測、Blob分析、模式識別)精確識別目標的幾何特征(中心點、邊緣、輪廓)。
位置/姿態補償: 即使基板已全局定位,單個元件的微小位置偏差或角度傾斜仍然可能存在。視覺系統可以精確測量這些偏差,并實時補償點膠頭的最終落點坐標和角度,確保膠點精準打在目標位置。
表面狀態檢查(可選但重要):
異物檢測: 檢查點膠區域是否有灰塵、碎屑、殘留物等,避免影響點膠質量和粘接可靠性。
表面缺陷檢查: 檢查焊盤或元件表面是否有氧化、污染、劃痕等可能影響膠水潤濕性和粘接強度的缺陷。
膠路阻擋物檢測: 確保計劃點膠的路徑上沒有阻礙物(如翹起的元件引腳、飛線等)。
二、 點膠中:實時監控與過程控制
膠點位置/軌跡實時監控:
引導與糾偏: 在連續點膠(如畫線、涂覆)過程中,視覺系統可實時跟蹤膠嘴或已涂覆膠水的邊緣位置。
閉環控制: 將實時位置與預設軌跡進行對比,發現偏差(如機械振動、平臺移動誤差導致)后,立即反饋給運動控制系統進行動態糾偏,確保膠線始終沿預定路徑精確行走。
膠點形態實時檢測:
膠點尺寸監控: 利用高速相機(通常需要高幀率和高分辨率)在點膠閥開啟/關閉瞬間或膠點穩定后,快速捕捉膠點圖像。通過圖像分析實時測量膠點的直徑(2D)或高度/體積(3D視覺)。
形狀一致性監控: 檢查膠點是否呈理想的圓形、橢圓形,或者膠線寬度是否均勻,是否有衛星點、拖尾、拉絲等不良現象。
膠量閉環控制: 將實時測量的膠點尺寸與設定值比較,如果超出公差范圍,系統可以實時或在下一點膠前自動調整點膠參數(如氣壓/壓力、時間、針閥開度、Z軸高度),實現膠量的閉環控制(Closed-Loop Control),顯著提升一致性。
膠嘴狀態監控(高級應用):
針尖堵塞/掛膠檢測: 檢測針尖是否有膠水積聚或部分堵塞,避免影響出膠量和膠點形狀。
針尖位置/磨損檢測: 監測針尖位置是否因磨損或碰撞而改變,確保點膠高度(Stand-off Height)的準確性。
三、 點膠后:質量檢測與數據追溯
膠點/膠線最終質量檢測:
完整性檢測: 檢查每個膠點是否都已施膠,有無漏點。
尺寸精度檢測: 精確測量最終膠點的直徑、高度、面積、體積;膠線的寬度、高度、長度等幾何參數是否在規格范圍內。
位置精度檢測: 測量膠點中心相對于目標位置(焊盤中心、元件邊緣)的偏移量(X, Y, θ)是否合格。
形狀缺陷檢測: 自動識別并分類膠點的各種缺陷,如:形狀不規則、衛星點、氣泡、拉絲、拖尾、膠量過多/過少、膠點塌陷/鋪展過度、膠點位置偏移、污染等。
3D形貌檢測(越來越重要): 使用激光三角測量、結構光或雙目立體視覺等3D視覺技術,精確測量膠點/膠線的三維輪廓和高度信息。這對于需要精確控制膠量體積(如底部填充Underfill)、檢查膠水爬升高度(如圍壩Dam)或檢測微小共面性差異的應用至關重要。
數據記錄與追溯:
圖像存檔: 保存關鍵點膠位置(首件、抽檢件)或所有點的檢測圖像,作為質量記錄。
參數記錄: 記錄每個膠點的實際位置、尺寸、形狀等測量結果,以及對應的點膠參數(時間、壓力、高度等)。
SPC統計分析: 對檢測數據進行實時統計分析,生成過程能力指數(如CPK),監控點膠過程的穩定性和趨勢,為工藝優化和設備維護提供依據。
追溯性: 將檢測結果與產品序列號綁定,實現產品質量的全程追溯。
視覺系統帶來的核心價值
提升精度: 解決工件和元件的定位誤差,實現微米級的點膠定位精度。
保證一致性: 克服人工作業和開環控制的波動,大幅提升膠點尺寸、形狀和位置的一致性。
提高良率: 通過實時監控和100%自動檢測,及時發現并剔除不良品,減少因點膠不良導致的后續組裝失敗或產品早期失效。
增加效率: 減少人工定位、檢測和調機時間;通過閉環控制減少調試和不良品返工;支持更高速的點膠作業。
增強靈活性: 快速適應不同產品和點膠路徑的切換,減少換線時間。
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: 是實現點膠全流程自動化(尤其是高精度要求)不可或缺的部分,并為智能制造提供關鍵數據基礎。
降低成本: 減少膠水浪費、降低返修和報廢成本、節省人工成本。
關鍵視覺技術選擇考慮因素
相機分辨率: 決定可分辨的最小特征尺寸。
相機幀率: 決定實時監控和高速點膠時的捕捉能力。
鏡頭: 放大倍率、景深、視野范圍選擇需匹配應用。
光源: 合適的照明(環形光、同軸光、背光、結構光等)對獲取高對比度、清晰圖像至關重要。需要根據基板顏色、反光特性、膠水顏色(透明、白色、黑色等)選擇。
算法: 強大的圖像處理和分析算法是實現精準識別、測量和缺陷檢測的核心。
2D vs 3D: 根據是否需要精確的體積或高度信息選擇。3D視覺在精密點膠檢測中越來越普及。
系統集成度: 與點膠機控制系統(運動控制、點膠閥控制)的深度集成是實現閉環控制和高效流程的關鍵。
視覺系統已深度融入精密電子點膠的“定位-點膠-檢測”全流程閉環中。它不僅是“眼睛”,更是“大腦”的一部分,通過精確引導、實時監控反饋和嚴格的質量把關,確保了點膠工藝滿足日益嚴苛的精度、可靠性和效率要求,是現代高可靠電子制造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。隨著機器視覺、人工智能和3D成像技術的持續發展,其在點膠領域的應用將更加深入和智能化。
視覺系統在精密電子點膠全流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是實現高精度、高一致性和高效率生產的核心技術之一。它在點膠工藝的各個環節都發揮著關鍵作用,確保了微米級別的精度要求。以下是視覺系統在精密電子點膠全流程中的具體應用:
在機器視覺系統設計中,圖像傳感器的選型是奠定系統性能的基礎。盡管CCD(電荷耦合器件)和CMOS(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)都用于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但它們在技術路徑、性能特點和適用場景上有著顯著區別。
在智能制造系統中,存在一個經典的閉環控制流程:感知 > 分析 > 決策 > 執行。CCD機器視覺系統,正是位于最前端的 “感知” 環節,是所有智能活動的起點。
CD視覺檢測設備確實是現代工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高精度、高效率檢測利器。它如同為生產線裝上了永不疲倦的“火眼金睛”,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工業檢測的面貌。
Copyright ? 2022 東莞康耐德智能控制有限公司版權所有.機器視覺系統 粵ICP備2022020204號-1 聯系我們 | 網站地圖